雅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
生姜泻心汤徐长卿(生姜泻心汤组成方解)

本篇目录:

生姜泻心汤医案一则

诊断为肝胃不和,治以本方和胃降逆。胃下垂:某女,消瘦,胃下垂,喜饮酒,不断嗳气,予生姜泻心汤5剂,嗳气消失。胃扩张:某人,年约40余。

主治:邪热内陷,胃虚不化,水饮停蓄证。症见心下痞硬,干噫食臭,胁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下利。舌苔薄黄而滑腻。

生姜泻心汤徐长卿(生姜泻心汤组成方解)-图1

生姜泄心汤既有在上之火上逆,也有在下之火下陷,在内之火又复外泄,火气散漫,内必生寒。治法降相火,温中,补中。生姜泻心汤医案一则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生姜泻心汤医案,特此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
浅析《伤寒论》中“痞证”的相关类型

《伤寒论》第151条辨: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。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【原文解释】脉象浮而且紧,主太阳表症,误用了下法以后,浮紧变为沉紧,遂成痞症。按之柔软,因为仅是气分的痞结。

如《伤寒论》所云:“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人里,则作痞,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

痞症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。多因、饮食不化、气郁痰凝、脾胃虚弱,导致健运无力、升降失常而成。治疗时宜消补兼施。如用枳实消痞丸等治疗。

生姜泻心汤徐长卿(生姜泻心汤组成方解)-图2

心下痞和结胸的起因都是伤寒被误攻下。痞证出现的人平常肠胃就不好,比如不按时吃饭或不注意饮食冷暖,肠胃好的人误攻下不会出现痞。

《伤寒论》笔记76|大肠炎—赤石脂禹余粮汤

1、一七“伤寒”,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中痞鞭,服“泻心汤”已,复以他药下之,利不止,医以“理中”与之,利益甚;“理中”者,理中焦,此利在下焦,“赤石脂禹余粮汤”主之,复利不止者,当利其小便。

2、赤石脂禹余粮汤 【来源】《伤寒论》 【组成】赤石脂30克(碎)禹余粮30克(碎) 【用法】上二味,以水2升,煮取400毫升,去滓,分三次温服。 【功用】收敛固脱,涩肠止泻。

3、古籍中的赤石脂禹余粮汤 《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》:[卷二]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与之,利益甚。理中者,理中焦。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;复利不止者,当利其小便。

生姜泻心汤徐长卿(生姜泻心汤组成方解)-图3

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生姜泻心汤

1、处方:生姜泻心汤 生姜15g,法半夏15g,黄连、黄芩各10g,党参、炙草各15g,干姜10g,大枣15g(擎)。方解:方用生姜、半夏温中降胃,以开相火下降之路。用黄芩、黄连,降相火降胆经,以收散漫之热。

2、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附子泻心汤,本云加附子,半夏泻心汤、甘草泻心汤,同体别名耳。生姜泻心汤,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、术,加黄连,并泻肝法)。

3、生姜泻心汤 【来源】《伤寒论》。 【组成】生姜12克(切)甘草9克(炙)人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9克(洗)黄连3克大枣12枚(擘) 【用法】上八味,以水2升,煮取2升,去滓,再煎取600毫升。

4、生姜泻心汤是由甘草、元参、干姜、半夏、黄芩、黄连、生姜、大枣这几味药组成的。这个方子是《伤寒论》里面的半夏泻心汤减少了干姜的用量,再加上生姜组成的。

生姜泻心汤

每次温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 【功用】和胃消痞,散结除水。 【主治】水热互结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。干噫食臭,腹中雷鸣,下利。提醒您:生姜泻心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
生姜泻心汤是由甘草、元参、干姜、半夏、黄芩、黄连、生姜、大枣这几味药组成的。这个方子是《伤寒论》里面的半夏泻心汤减少了干姜的用量,再加上生姜组成的。

《医宗金鉴》“名生姜泻心汤者,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。生姜、半夏散胁下之水气; 人参、大枣补中州之土虚;干姜、甘草以温里寒; 黄芩、黄连以泄痞热。

【处方与加减】生姜12克,半夏10克,干姜10克,大枣10克,黄连6克,黄芩10克,党参15克,白芍20克,炙甘草10克。【功效与用法】水煎服。主治慢性结肠炎。症见腹痛,腹泻,心下痞满。舌质淡,苔黄微腻,脉濡缓。

处方:生姜泻心汤 生姜15g,法半夏15g,黄连、黄芩各10g,党参、炙草各15g,干姜10g,大枣15g(擎)。方解:方用生姜、半夏温中降胃,以开相火下降之路。用黄芩、黄连,降相火降胆经,以收散漫之热。

生姜泻心汤即是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,加生姜四两而成,方中重用生姜,取其和胃降逆,宣散水气而消痞满,配合辛开苦降之品、补益脾胃之品,功用和胃消痞,宣散水气。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,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之痞证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姜泻心汤组成方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