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
豆豉栀子生姜

栀子生姜鼓汤方治什病疗什么方?

1、栀子豉汤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火郁胃脘疼痛。类方鉴别 栀子厚朴汤(在栀子豉汤基础上现腹满者,转向阳明,内结实热,“腹满”,所以去掉豆豉加枳实厚朴消胀除腹满,枳实、厚朴是阳明药物)。

2、(3)本方除淡豉,加干姜,名栀子干姜汤,治伤寒误下,身热不去,微烦者。 (4)本方除淡豉,加厚朴﹑枳实,名栀子厚朴汤,治伤寒下后,心烦腹满。 (5)本方加大黄﹑枳实,名栀子大黄汤,治酒疸发黄,心中懊侬或热痛;亦治伤寒食复。

豆豉栀子生姜-图1

3、栀子清泻三焦热邪,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,常配大黄用,如栀子汤《圣济总录》。 火毒疮疡 栀子清热泻火、凉血解毒,可用治火毒疮疡、红肿热痛者,常配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用;或配白芷以助消肿,如缩毒散《普济方》。

4、… ;若呕者,栀子生姜豉汤主之”,用生姜配合豉子栀汤以治发汗太过致呕逆之证。鲜药生姜,《本草纲目》记其有“生用发散”的功效。

5、栀子甘草豉汤: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栀子生姜豉汤: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栀子厚朴汤: 栀子厚朴药有三,栀子厚朴枳实煎。 心烦腹满分上下,清烦泻满两证兼。 栀子干姜汤: 栀子干姜治心烦,身热不去泻又添。

郝万山:《伤寒论》中清法的运用(1)——清宣郁热法

1、中医八法“ 汗、和、下、消、吐、清、温、补 ”奠定了中医治法的基础,郝万山教授认为还可以加一个“涩法”。

豆豉栀子生姜-图2

2、郝万山教授认为此说法甚好。因为表有热不能运用白虎汤,里有热正好是白虎汤的适应症。但是这毕竟不是《伤寒论》原文,理论上可以这么改。但作为经典,不能随意更改原文。以方测证,是研究《伤寒论》的基本方法之一。

3、解表散邪透发火热,就是运用辛温、辛凉和辛平解表药解表散邪和开发腠理,从而使里热透发于肌表而消散的方法。该法主要适用于里热实证伴有表证,主要包括里热实证伴有外感风寒、里热实证伴有外感风热、里热实证伴有外感风湿三种类型。

4、寒病的发生与阳气的关系最为密切,故本法常与补法中的温补阳气法结合使用。清法可治疗热证 清法是通过清泻气分、透营转气、凉血散血、泻火解毒等,以清除体内温热火毒之邪,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方法。

5、桅子是一个清理三焦之热的药,豆豉是一个宣散的药,两个药结合起来,有清有宣,清宣郁热的。上焦的热因为上焦离表很近,所以要清宣,把热散出去。

豆豉栀子生姜-图3

6、麻黄配伍桂枝含义有二:一是能解肌发表,温通经脉。正如《本草正义》强调“麻黄与桂枝并行,乃为散寒之用”,桂枝不仅可以助麻黄解表,增强发汗之力,亦可扶金止咳 ;二是温经止痛,可畅行营阴,缓解疼痛之症。

栀子豉汤用法

1、【组成】栀子9克(劈)生姜15克香鼓4克(绵裹) 【用法】以水400毫升,先煮栀子、生姜,取200毫升,纳豉,煮取150毫升,去滓,分二服,温进一服。得吐者,止后服。 【主治】栀子鼓汤证兼见呕吐者。

2、栀子豉汤 【来源】《伤寒论》。 【组成】栀子9克(劈)香豉4克(绵裹) 【用法】以水400毫升,先煮栀子,得250毫升,纳鼓煮取150毫升,去滓,分为二服,温进一服,得吐,止后服。 【功用】清热除烦。

3、栀子、草果、黄豆各需要50克,燕麦10克,红枣、枸杞子各20克,将以上的食材清洗干净后,放入容器内,加适量清水煮沸,然后转小火慢炖2-3小时,直到栀子豉汤呈现出金黄色色泽。

4、栀子、淡豆豉和清水。首先将栀子洗净,放入锅中加水煮沸,然后将淡豆豉洗净,放入锅中继续煮约半小时,最后加入少许鸡精耗油调味即可。总的来说,栀子豆豉汤具有清热除烦、清热利湿泻火、凉血解毒的功效。

5、上作一服,水二钟,先将栀子煎至八分,入豉同煎至七分。不拘时服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栀子加豆豉的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