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
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份量(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医案)

本篇目录:

桂枝加桂汤简介

桂枝加桂汤:此方治疗火劫迫汗,针处被寒,核起而赤,必发奔豚,气从少腹上冲于心等证。

桂枝汤的古代应用 治疗外感疾病代表方为桂枝汤、桂枝加葛根汤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、桂枝去芍药汤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、桂枝麻黄各半汤、柴胡桂枝汤等。

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份量(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医案)-图1

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桂枝汤除了解肌还能增润津液,临床上用肉桂更有效。桂枝是桂树的树枝,进入血脉,肉桂是桂树的树身,入心脏,强心增强心脏的喷发力量,硬把沼气推回大肠。

桂枝加桂汤方 【辨证要点】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。桂枝加芍药汤方 【辨证要点】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。

简介 桂枝汤,为解表剂,具有辛温解表,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之功效。主治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

《医醇剩义》卷一:加味桂枝汤 1 处方 桂枝8分,白芍1钱5分,甘草5分,怀牛膝2钱,川牛膝1钱5分,当归2钱,蚕砂4钱,秦艽1钱,防风1钱,红枣五枚,生姜3片。2 功能主治 中络。

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份量(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医案)-图2

苓甘五味姜辛汤

苓甘五味姜辛汤是方剂名,出自金匮要略。它主要由茯苓、甘草、干姜、细辛、五味子组成,其中茯苓12g,甘草、干姜各9g,细辛、五味子各5g。

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--《金匮》卷中 【别名】苓甘味姜辛夏仁黄汤、茯甘姜味辛夏仁黄汤 【处方】茯苓4两,甘草3两,五味半升,干姜3两,细辛3两,半夏半升,杏仁半升,大黄2两。

方以干姜为君,既温肺散寒以化饮,又温运脾阳以化湿。

苓甘五味姜辛汤做法 用量 茯苓12g,甘草、干姜各9g,细辛、五味子各5g。用法 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半升,日三服。现代用法:水煎温服。功用 温肺化饮。

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份量(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医案)-图3

苓甘五味姜辛汤,中医方剂名。为祛痰剂,具有温肺化饮之功效。主治寒饮咳嗽。咳痰量多,清稀色白,或喜唾涎沫,胸满不舒,舌苔白滑,脉弦滑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等属寒饮内停者。

茯苓甘草汤作用与功效,有什么副作用?

1、现代医学研究:茯苓甘草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茯苓甘草汤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。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。

2、茯苓甘草汤,利水渗湿,健脾化痰,宁心安神,败毒抗癌。药性平和,利湿而不伤正气。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。可治小便不利、水肿胀满、痰饮咳逆、呕逆、恶阻、泄泻、遗精、淋浊、惊悸、健忘等症。

3、【功能主治】温中化饮,通阳利水。主治心下停饮,心悸,汗出不渴,小便不利;咳而遗溺;奔豚。伤寒汗出不渴者;伤寒厥而心下悸者。伤寒发汗后,腹下气满,小便不利。膀胱腑发咳,咳而遗溺。疝作奔豚。

4、茯苓甘草汤是中医的一个方剂,它的功效是温中化饮,通阳利水。在临床上主要可以治疗胃中不舒服的疾病,比如出现了恶心、呕吐,还有烧心以及心脏方面的疾病,包括心律失常、头晕目眩等等。

5、茯苓有什么副作用? 茯苓有利尿的作用,如果一旦过量服用就会导致小便次数过多,从而伤了身体的根本,令人元气大伤。同时,肾虚患者食用之后会加重疾病症状,甚至出现滑精等情况,所以应注意服用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的服用。

茯苓甘草汤的做法

1、接下来,妈网百科将为大家具体介绍茯苓甘草汤的做法。快来看看吧!组成:茯苓、桂枝二两,甘草一两,生姜三两。主治:治伤寒水气乘心,厥而心下悸者。先治其水,却治其厥,不尔,水渍入胃,必作利也。

2、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(味甘平) 桂枝二两(去皮,味辛热) 生姜三两(切,味辛温) 甘草一两(炙,味甘平)右四味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
3、茯苓甘草汤:茯苓30克,甘草10克,水煎服,可以清心益肺,调肝健脾。酸枣仁汤:酸枣仁10克,白芍、白术各10克,煮水服,具有滋养肝脾、润肺止咳的功效。

4、茯苓甘草汤--《伤寒论》 【别名】茯苓桂甘汤、茯苓汤 【处方】茯苓2两,桂枝2两(去皮),甘草1两(炙),生姜3两(切)。 【功能主治】温中化饮,通阳利水。

5、发为气厥。方用茯苓、桂枝各12g,甘草9g,五味子24g,服6剂后,除略有心悸外,余证悉平,继服24剂病告痊愈,随访无恙。

6、茯苓(三两)杏仁(五十个)甘草(一两)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。

茯苓桂枝汤简介

1、桂枝茯苓汤的别名 桂枝独活汤 3 组成 陈皮、半夏、白茯、甘草、香附、桂枝、细辛、独活。4 功效 温经散血。5 主治 肾积奔豚,乃寒气从腰眼而入,肠中汁沫凝聚,小腹作痛。

2、在中医理论中,桂枝汤具有温经散寒、发汗解表、活血通络的作用。同时,桂枝汤也有一定的调理脾胃的效果。

3、方中桂枝与芍药之比为5∶3,此方重用桂枝,更佐甘草、生姜、大枣,使辛甘合化,振奋心阳,降逆散寒;用芍药酸甘化阴,共奏平调阴阳,平冲降逆之效。

伤寒论方笔记

伤寒,瘀热在里,身黄。偏于表者。三个治黄方:在表者,汗之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;热者,清之,栀子柏皮汤;实者,下之,茵陈蒿汤.6 小柴胡汤 柴胡8两,黄芩3两,人参3两,半夏半升,甘草3两,生姜3两,大枣12个。

八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,若剧者,必反复颠倒,心中懊憹,“栀子豉汤”主之。若少气者,“栀子甘草豉汤”主之。若呕者,“栀子生姜豉汤”主之。

伤寒论第118条辨:火逆,下之,因烧针烦躁者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。

一六伤寒五六月,已发汗而复下之。胸胁满,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,“柴胡桂枝干姜汤”主之。此方为经方里治痨症的第一方。

太阳病分三种:中风、伤寒和温病。前面的经方讲的都是中风,这一条辨,张仲景设计 “葛根汤”用于治疗温病 。临床上最常用于孩子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医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